close

      嗡啊吽.jpg

這是桑耶寺蓮師直傳張老師的蓮師伏藏密技

 

首先講個呂洞賓的故事~

呂洞賓陽神出遊去看望師傅,恰好鐵拐李也在終南山,三人正在說話……

呂洞賓說道:「我有一事不明。」

鍾離權道:「何事?」

呂洞賓問道:「陰神陽神有何不同?」

 

鍾離權說道:「純陰而無陽者為鬼魂,陰陽相雜者為陰神,純陽而無陰者為陽神。凡人死後陰魂脫殼即成鬼魂;修功者陰未盡而出神過早,謂之陰神。其出之時,或眼中見白光如河,則神從眼出;或耳中聞鐘磬簫管之音,則神從耳出。由其陽氣未壯,不能擅破天關,故旁趨別徑而從其便。既出之後,亦自逍遙快樂,穿街度巷,臨水登山。但能成形,不能分形。但能遊走人間,不能飛騰變化。若盛夏太陽當空,則陰神畏而避之。是以雖帶仙風,未離鬼趣。」

 

呂洞賓道:「陰神可以煉為陽神麼?」

鍾離權道:「可以。學仙之人,不甘以小成,可於陰神出後再行修煉,將陰神原形粉碎。功到陰盡陽純,真人顯象。」

 

呂洞賓又問道:「如何將原形粉碎?」

鍾離權道:「忘其身,虛其心,空洞之中,一物不生,則可以換凡胎為靈胎,變俗子為真人。」說完又看看鐵拐李,而後笑著說道:「亦可食太上老君之仙丹。」

鐵拐李欲言又止,鍾離權接著說道:「常人無此仙緣啊!」

 

鐵拐李對呂洞賓道:「純陽子無需擔憂,你已為純陽之神。」

呂洞賓道:「陽神既出,是否功完道成?」

鍾離權道:「問得好!此有兩擇:一者就此罷手,在太空中逍遙快樂,飛騰萬里,高踏雲端,俯山觀海。或遊戲人間,千般變化,從心所欲。他們不顧及屍身,視之如糞土,盡情棄之,或拋屍於茅舍涵洞,或棄屍于山野荒郊,遺屍而遠走高飛。此為速成之法,學仙之人多到此為止就心滿意足了。但此法尚為下策,雖說是已經得道,卻沒有證得大道。」

 

呂洞賓道:「何為其二?」

鍾離權道:「其二乃有志之士,不求速效,自願做遲鈍功夫。陽神可出而不出,修煉至陰盡陽純之時,陽神健全再行引領放養之功;身軀可棄而不棄,保守元靈,千燒萬煉,忘其如太虛,而以純火烹之,形骸骨肉與之俱化,形神復又合二為一,此即煉虛合道,形神俱妙,合於遍布萬化、無所不在之大道,出現百千萬億之化身,神通廣大,撥雲弄霧,移山填海,至此才算證得大道。」

 

呂洞賓道:「如何下手?」

鍾離權道:「欲煉此功,需復將陽神收入祖竅之中,煉而復煉,煉神還虛,陽神百鍊百靈,煉得陽神的慧光生神火,貫通軀體百竅,陽焰騰空,透足透頂,將軀體煉化入陽神之中,使神光普照。最後煉得通身神火,軀體崩散,粉碎為似有非有、似無非無、無形無跡的先天祖氣,還歸於太虛、達到天人合一。功夫做到此處,則可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浩劫不死,壽齊天地,到此才算是證得大道了。」

 

張老師最先成就的就是道家氣功

後來有緣來到西藏桑耶寺……

不知道是第幾次到西藏桑耶寺就是那個蓮師伏藏的時間點到了

桑耶寺就傳張老師中脈功法……最後就是陽神變自性本尊

然後就是可以幫學生開中脈出陽神

最後就是將陽神變自性本尊

 

很多同學問我相同的問題?

第一我的陽神怎麼變自性本尊?

第二我的自性本尊為什麼是這一尊??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是

將陽神秘密灌頂就變成自性本尊

這當然是桑耶寺蓮師教張老師幫學生的陽神灌頂成自性本尊!!

桑耶寺蓮師教的密法都很簡單

但是你功力(老師與學生都要有功力)沒到那裏是做不到的

那自性本尊怎麼修?

蓮師其實教得很簡單

就是叫張老師跟學生講~

世間本尊密法只要修蓮師所傳伏藏密法都可修習

並且都容易速通得到成就!!

至於世人怎麼講都由他去~

但是慎重抉擇為要!!

第二個問題答案其實也很簡單

張老師直接進入禪定觀察你前世的因緣

這個功能禪定功深的大仁波切都有

貝諾法王最早看到我就知道我是蓮師的弟子

最初我連蓮師心咒都沒有接觸

我只會顯宗的觀音心咒大悲咒......

但是蓮師七句祈請文我唸了七天就會背誦

等到會背誦之後我再去見貝諾法王他就很開心的笑了

之後我請法王開光加持唐卡與隨身小佛像他都很開心的幫我加持!!

張老師要出元神進蓮師淨土都不是難事

所以幫你觀察前世修習本尊的因緣也是小事啦!!

 

這是最近一位學校的高階教授問我的問題

回答他一個人等同回答非常多同學心中的疑惑!!

 

最後我在回答同學一個問題

為什麼修自性本尊要點蓮師伏藏祕香

桑耶寺蓮師傳自性本尊功法也傳如何實修最速?

所以祂叫張老師找人做蓮師伏藏祕香!!

很多人問不點香修可不可以?

其實不點香修當然也可以

那其實你不開中脈也可以修密法

一樣意思啊!!

蓮師教你開中脈

蓮師教你練自性本尊點蓮師伏藏祕香修蓮師伏藏本尊密法儀軌是最速得成就的法門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mamuseum 的頭像
    pemamuseum

    昆山多傑的部落格

    pemamuse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